跳到主要內容區

單文經兼任教授

 

單文經教授

 

學歷

1980-198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博士

 

現職

中國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教授

 

經歷

2005-2010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教授兼院長

 

專長領域

教育基礎理論

 

國外研究進修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課程與教學所進修研究  2000/07 2001/01

華盛頓大學(西雅圖)課程與教學所進修研究  1995/10 1996/04

奧勒岡大學(優境)課程與教學所進修研究   1989/08 1991/07

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教育研究所進修研究   1982/07 1983/06

學術服務

1996-2004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秘書長

 

參與學術組織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台灣教育哲學學會

 

學術獎勵

2021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9 中國文化大學104-108年度指導學生執行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績效卓著獎勵

2019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8 科技部107學年度學術專案研究計畫獎勵

2018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指導學生獲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類

2018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7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優良教育人員 木鐸獎

2017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指導學生獲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類

2017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6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6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專書類

2015 中國文化大學教學特優教師

2015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指導學生獲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類

2015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5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專書類

2015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

2014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4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

2013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院教學傑出教師

2013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

2013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研究論文類

2012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

2012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指導學生獲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類

2011 中國文化大學教師教學創新暨教材研發獎勵

2000 中國文化大學學術研究成果獎勵專書類

 

論文著作

學術期刊論文

單文經(20227月)。Kliebard對課程理論意義的探討。課程與教學季刊25(3),53-82。(TSSCI)

單文經(20219)。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半葉美國進步教育流派分法與Dewey的流派歸屬。教育研究集刊67(3)43-92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9-2410-H-034-012成果;執行期程:10981-110731Analyz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factions of progressive education and J. Dewey’s position in progressive education from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TSSCI)

單文經(20217月)。美國新新社會科運動及其有關課程與教學革新作法評析(1968-1970年代)。課程與教學季刊24(3)113-144。(TSSCI)(科技部「美國新社會科運動的始末及其對臺灣社會領綱實踐的啟示」專題研究計畫成果之三)Wen-jing Shan (2021).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New New Social Studies movement and it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innov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1968-70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Quarterly, 24(3), 113-144。(TSSCI

單文經(20214月)。J. Dewey探究理論與有關教學主張解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4(2)89-122。(TSSCIWen-jing Shan (2021). Wen-jing Shan (2021). An analysis of John Dewey’s theory of inquiry and related thoughts on teach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Quarterly, 24(2)89-122。(TSSCI

單文經(20206月)。在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中遇見杜威。當代教育研究,28(2)1-29。(TSSCIDOI : 10.6151/CERQ.202006_28(2).0001 Wen-jing Shan (2020). Meeting John Dewey in the Directions for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 Year Basic Educat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28(2), 1-29.TSSCI

單文經(20204月)。作為美國新社會科課改要項之結構與發現二辭之意涵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3(2)153-182。(TSSCI)(科技部「美國新社會科運動的始末及其對臺灣社會領綱實踐的啟示」專題研究計畫成果之二)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structure and discovery as main items for curriculum reform of New Social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張意翎、單文經(20203月)。書評:《動盪時代中的美國大學教師》(The faculty factor: Reassessing the American academy in a turbulent era當代教育研究,28(1)109-118

單文經(20202月)。概念的定義、形成與作用:杜威觀點。教育研究月刊31020-35On the definition, formation and functions of concepts: Dewey's thoughts

單文經(20194月)。美國新社會科運動及其有關教材改革計畫評析(1950-70年代)。教科書研究12(1)69-109。(TSSCI)(科技部「美國新社會科運動的始末及其對臺灣社會領綱實踐的啟示」專題研究計畫成果之一)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New Social Studies movement and its selected projects for materials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1950s-70s

單文經(20194月)。杜威在1920世紀之交美國中學歷史與社會設科演變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課程與教學季刊22(2)173-204。(TSSCIWen-jing Shan (2019). Dewey’s role in the subject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of secondary level history and social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Quarterly, 22(2), 173-204.

傅潔琳、單文經(201810月)。由〈學記〉到《有效學習》看教學原理的變與不變。教育研究月刊29419-32DOI:10.3966/168063602018100294002

單文經(20189月)。論研究杜威美學之教育意涵的必要性與可行性。臺灣教育哲學2(2)89-13610.3966/252044592018090202004 On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for Researching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Dewey’s Aesthetics

單文經(20186月)。評析吳俊升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教育學刊,501- 39。(TSSCI(A critical analysis of Tsuin-chen Ou’s research on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s Critical Analysis of Tsuin-Chen Ou’s Research on Dewey's Educational Ideology) DOI:10.3966/156335272018060050001  

單文經(20186月)。試析杜威基進民主論。哲學與文化,45 (6)101-124Wen-jing Shan (2018). An Analysis of John Dewey’s theory of radical democracy. Philosophy and Culture, 45 (6)101-124.A&HCI.

劉哲瑋、單文經(20186月)。書評《彼時與此時的歷史教學:學校恆定與變革的故事》(Review for Larry Cuban’s Teaching history then and now: A story of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schools. 2016,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當代教育研究,26(2)109-120。(該文後由翰林出版社改寫為〈從書評來看歷史教育的轉變--《彼時與此時的歷史教學:學校恆定與變革的故事》〉刊載於202012月出版的〔國教專刊系列〕《素養對談ing》(頁36-41)。

單文經(20184月)。評析三本教育史著中的John Franklin Bobbitt國立屏東大學學報:教育類,21-27An historiographical criticism of the narratives about John Franklin Bobbitt in three works in history of curriculum

劉哲瑋、單文經(20181月)。老調新彈話課堂中教育科技使用的情況。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77-285

單文經(20181月)。我看兩位實驗教育先行者的課程理念與作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5-36

單文經(201712月)。杜威晚期四本社會哲學專書揭示的民主與教育要義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7(2)45-95。(TSSCI)(John Dewey's thoughts on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in his four later works on social philosophy10.3966/168020042017121702002

單文經(20178月)。1920世紀之交美國中學歷史單獨設科與社會合科演變的歷史分析。教科書研究10(2)33-66。(TSSCI)。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condary level history from a single subject to its incorporation into social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單文經、吳佩蓉20177月)。「寫作為本的樂活學習」模組簡介。教育研究月刊2794-14

單文經(20174月)。解析杜威有關工作活動(Occupations)的主張課程與教學季刊20(2)139-164。(TSSCI)(An analysis of John Dewey’s theory of occupations

單文經(20166月)。杜威良師論與職前師培課程主張評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1)1-28。(TSSCI)(Critical Analysis of John Dewey’s Thoughts on Good Teachers and the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單文經(20163月)。書評:《21世紀的教育與民主》。當代教育研究,23(1)135-144。(TSSCI

單文經(20162月)。以歷史教學改進為己任的新竹清大張元榮譽教授。教育研究月刊2625-21

單文經(20156月)。杜威社會控制主張的教育涵義。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1)129-171。(TSSCI(John Dewey’s thoughts on social control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單文經(20155月)。以增進閱讀力提升學習力為職志的柯華葳院長。教育研究月刊2535-16

單文經(20154月)。杜威教材通論的評析教科書研究8(1)63-108.TSSCI)。(A Critical Analysis of John Dewey’s General Thoughts on Subject Matter)

單文經(20154)。育之先生所設立的榜樣臺北市立大學市北教育學刊503-32

單文經(201410月)。杜威對課程與教學問題的提示。教育研究月刊245128-144John Dewey on the issues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單文經(201410月)。教材心理化與邏輯化爭論的平議。課程與教學季刊17(4)85-112。(TSSCI(A commentary on the debate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logical aspects of subject matter)

單文經(20149月)。杜威《經驗與教育》一書所呈顯的教育願景。教育與心理研究,37(3)33-58。(TSSCI(John Dewey’s educational visions as explicated in his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單文經(20149月)。書評《課堂中的歷史戰爭:全球觀點》。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2(3)169-183

單文經(20147月)。歷史教師應具備的教學專業素養。教育研究月刊243101-118

單文經(20145月)。杜威學習共同體的理念闡釋。教育研究月刊241122-137

單文經(20143月)。反思杜威教材心理化為本的課程實驗所帶來的改變。課程研究9(1)85-110A reflection on the changes brought by curriculum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sychologizing of subject matter initiated by John Dewey.

單文經(201312月)。為「學教翻轉、以學定教」的理念探源:杜威教材心理化主張的緣起與要義。教育研究月刊236115-130The origin of the idea of “teaching by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John Dewey’s theory of the psychologizing of subject matter

單文經(201311月)。TSSCI與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1)46-50

單文經(20136月)。杜威《經驗與教育》一書蘊含的教育改革理念教育學刊401-35。(TSSCI(The ideals of education reform revealed in John Dewey’s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單文經(20135月)。試為學習領導釋義。教育研究月刊,2295-17

單文經(20133月)。書評:《時空多重折射下世界各國接受杜威思想的情況》。當代教育研究月刊,21(1)153-170

單文經(20126月)。書評:《杜威: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哲學家?》。當代教育研究月刊20(2)171-183

單文經(20126月)。對教學科技與媒體運用的一些思考。教學科技與媒體,1004-14

張霄亭、單文經(20126月)。《教學科技與媒體》出刊百期序。教學科技與媒體,1002-3

 

專書

單文經(202010月)。美國中小學課程的競逐史(譯注)Herbart Kliebard, 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1893-1958, 3rd ed., 2004。臺北市:心理。480頁。MOST 106-2410-H-034-032-MY2, 978-986-191-930-0

單文經(201612月)。重新詮釋《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譯注)David T. Hansen “John Dewey and our educational prospect: A critical engagement with Dewey’s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2006”)。臺北市:心理。360頁。MOST103-2410-H-034-027-MY2

單文經(20157月)。經驗與教育(六十周年重新譯注本)John Dewey,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The 60th anniversary edition, 1998)。臺北市:聯經。278頁。NSC100-2410-H-034-053-

 

專書論文

單文經(20219月)。杜威教育思想今詮。載於周愚文/黃昆輝教授文教基金會(主編)教育家的智慧61-91。臺北市:五南。

單文經(201911月)。課程改革抗拒的今昔對比(回應2000年於《教育研究集刊》發表之〈抗拒課程改革的原因與對策:以九年一貫課程為例〉)。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教育改革抗拒的今與昔:挑戰與回應(頁287-293)。臺北市:高等教育。

單文經(20??,出版中)。我們與鄰近地區的歷史課程爭議舉隅。載於歐用生主編103年微調課綱啟示錄》。臺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劉哲瑋201811月)。由矽谷經驗蠡測智慧學校的教學之變與不變。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4.0-智慧學校想像與建構313-374頁)。臺北市:學富。(ISBN:9789865713607

單文經(201711月)。素養教育的理念與作法:杜威觀點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209-245頁)。臺北市:學富。(ISBN:9789865713454

單文經、白亦方、楊智穎(201612月)。黃光雄先生對臺灣課程與教學領域發展的重要貢獻。載於黃光雄教授八十嵩壽慶賀文輯(頁21-48)。臺北市:學友自印。

朱紋秀、賴佩君、康育嘉、林芝筠、單文經(20169月)。竹縣精華國中與文大師資培育中心偏鄉教育合作經驗分享。載於葉興華、方志華、陳昱宏主編,攜手桃花源:偏鄉中小學與大學輔導團隊課程攜手經驗實錄(頁60-87)。臺北市:臺北市立大學。(ISBN:9789860500530

單文經(201611月)。重讀《民主與教育》試釋杜威的歷史教育主張。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民主與教育:從理論到實踐(頁21-65)。臺北市:學富。(ISBN:9789865713348

單文經(20169月)。杜威使用卓越一詞的情況解析。載於楊國賜、蔡榮貴主編,良師、典範與卓越--郭為藩教授八秩華誕祝壽專輯。(頁121-137)。臺北市:師大書苑。───本研究為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部分成果(計畫編號:103-2410-H-034-028-MY2,謹此致謝。重新詮釋杜威「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ISBN: 9789574967926

單文經、鄭英傑、張建成、廖遠光201511月)。台灣中學留級觀念與制度的變革。載於鄭英傑(主編),留級問題研究論集158-174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 9787516170199

單文經(201510月)。有學習力的真學生之特質載於黃政傑(主編)教育行政與教育發展--黃昆輝教授祝壽論文集(頁367-384。臺北市:五南。───本研究獲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謹此致謝(計畫編號103-2410-H-034-028-MY2,重新詮釋杜威「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ISBN: 9789571182865

單文經(201411月)。課程統整改革20年:杜威會怎麼看?。載於方永泉、湯仁燕(主編),教改20回顧與前瞻(頁155-202)。臺北市:學富。(ISBN: 9789865713133

單文經(201312月)。解析四位當代學者對杜威《經驗與教育》一書的評論。載於周愚文、林逢祺、洪仁進、方永泉、張鍠錕、彭孟堯(主編),2012教育哲學285-321頁)。臺北市:學富。(ISBN: 9789866624988

單文經(201312月)。自由為教與學主體行動之目的:杜威觀點。載於方永泉、洪仁進(主編),從內變革:開創教與學的主體行動1-34頁)。臺北市:學富。(ISBN: 9789866624957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1.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經驗與教育》譯注研究計畫」(NSC100-2410-H-034-053-;民國10081-101731日)
  2.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杜威教材論評析」專題研究(NSC101-2410-H-034 -024 -;民國10181-102731日)
  3.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杜威教材組織論有關問題的探討」專題研究(二年期計畫之第一年,MOST103-2410-H-034-027-MY2;民國10381-105731日)
  4.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杜威教材組織論有關問題的探討」專題研究(二年期計畫之第二年,MOST103-2410-H-034-027-MY2
  5.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重新詮釋杜威《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譯注計畫」(二年期計畫之第一年,MOST103-2410-H-034-028-MY2;民國10381-105731日)
  6.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重新詮釋杜威《民主與教育》的時代意義譯注計畫」(二年期計畫之第二年,MOST103-2410-H-034-028-MY2;民國10381-105731日)
  7.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吳俊升(1901-2000)對杜威行誼與思想的研究之批判」專題研究計畫(MOST 105-2410-H-034-039;民國10581-106731日)
  8.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美國中小學課程的競逐史:1893-1958(第三版)譯注計畫(Herbart Kliebard, 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1893-1958, 3rd ed., 2004」(二年期計畫之第一年;106-2410-H-034-032-MY2;民國10681-108731日)
  9.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美國中小學課程的競逐史〔1893-1958〕(第三版)譯注計畫(Herbart Kliebard, 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1893-1958, 3rd ed., 2004」(二年期計畫之第二年;106-2410-H-034-032-MY2;民國10681-108731日)
  10.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美國新社會科運動的始末及其對臺灣社會領綱實踐的啟示」專題研究計。(通過一年期計畫;108-2410-H-034-027 -10881-109731日)
  11.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二十世紀前半葉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流派與杜威的流派歸屬」專題研究計畫。(已通過一年期計畫;10981-110731MOST 109-2410-H-034-012
  12. 單文經(主持人)。科技部「美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變與不變1890-1990(第二版)譯注計畫Cuban, L. (1993). How teachers taught: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American classrooms, 1890-19902nd e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二年期計畫;11081-112731日;110-2410-H-034-036-MY2

 

 

瀏覽數: